bù hán ér lì
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。” 栗:发抖。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;其后郡中不寒而栗。”
紧缩式
"他一想到不久后将被捕判刑,就会~,冷汗淋漓。"
lì guó ān bāng
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 亦作“立业安邦”。
xiāng cǎo měi rén
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jīng shén dǒu sǒu
形容精神振奋。 宋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九:“抖擞精神透关去。” 元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二折:“你道是精神抖擞,又道是机谋通透。” 抖擞:振作,奋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