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āi ruò mù jī
死板板的,好像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。《庄子 达生》:“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 似木鸡矣。”
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
"匪首侯殿坤,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,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,当即~。★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二八"
jǔ yī fǎn sān
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道理。形容善于类推,能由此及彼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 宋朱熹《答胡伯逢书》:“夫告往知来,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者皆适。” 反:类推。
yī wú cháng wù
一无:全无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
tīng mìng yóu tiān
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,不做主观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