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óu táo bào lǐ
他送给我桃儿,我拿李子回送他(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”),比喻友好往来。
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
联合式
"既戒以修德之事,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,犹~之必然也。★宋·朱熹《诗集传》卷十八"
bǎi zhé bù huí
折:挫折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zhān pí zhe gǔ
1.比喻执着,刻板。《朱子全书》卷十八:“其深淺在人,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説。”亦作“粘皮帶骨”。明 郎瑛《七修续稿·诗文九·四言咏物》:“咏物太着題,則粘皮帶骨而卑陋。”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·古今诗互有优劣》:“且詩雖刻劃,終覺粘皮帶骨,無渾脱之致。”2.比喻不爽利。《警世通言·苏知县罗衫再合》:“原來 趙三 爲人粗暴,動不動自誇道:‘我是一刀兩段的性子,不學那粘皮帶骨。’”
àn rán xiāo hún
心神沮丧得像丢了魂似的。多用于描写别离时极度愁苦或悲伤的凄然之情。南朝梁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