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āo bù bǎo xī
保得住早上,不一定保得住晚上,形容情况危急。也说朝不虑夕。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吾侪偷食;朝不保夕;何其长也。”
主谓式
"奸臣当道的情况下,耿介直言、忠贞不二的臣子,又有哪一个不是~,危如累卵。"
diān sān dǎo sì
(说话、做事)错乱,没有次序。
liǎng hǔ xiāng dòu,bì yǒu yī shāng
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王不闻夫 管与 之説乎?有两虎諍人而鬭,管庄子 将刺之。管与 止之曰:‘虎者,戾虫;人者,甘饵。今两虎諍人而鬭,小者必死,大者必伤。子待伤虎而刺之,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。无刺一虎之劳,而有刺两虎之名。’”后遂以“两虎相鬭,必有一伤”比喻两个强者互相争斗,必然有一方要遭到较重的损害。《英烈传》第二九回:“两虎相鬭,必有一伤,陛下但默观动静。”清 王韬《英重防俄》:“俄 谋 印度,英国 独承其害也。两虎相鬭,必有一伤。而诸国且以鷸蚌之持,坐收渔人之利。”
nì tiān xíng shì
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