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āng ān wú shì
相:互相;安:安稳。 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,还过得去。
宋·邓牧《伯牙琴·吏道》:“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,固不得无吏,而为员不多。”
联合式
"难民母子~地在史太太家里住了两天两夜。★郭沫若《金刚坡下》"
xià mǎ wēi
旧指官吏刚到任,故意显示威势,让人知道自己的厉害。 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。
bǎi zhé bù huí
折:挫折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yú gōng yí shān
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,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,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可能。愚公回答说:“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。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,凿去一点就少一点,终有一天要凿平的。”(见于《列子·汤问》)比喻做事有毅力,有恒心,不怕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