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í huā jiē mù
原指把花木的芽或枝条嫁接在别的植物上。后用以比喻暗中使用巧计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更换人或事物。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同窗友认假作真,女秀才移花接木。”
联合式
bǎi zhé bù náo
也说百折不回。 形容意志坚强,屡受挫折而不屈服。汉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有百折不挠、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 挠(náo):弯曲。
bù tòng bù yǎng
既不是痛,也不是痒。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。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,不切中要害,不解决问题。
qīng jiā dàng chǎn
全部家产都给弄光了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董和传》:“货殖之家,侯服玉食,婚姻葬送,倾家竭产。” 倾:倒出。荡: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