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uē dìng sú chéng
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,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被公认,并为大家遵守和沿用。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名无固宜,约之以命,约定俗成谓之宜,异于约则谓之不宜。”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名无固宜;约之以命;约定俗成谓之宜;异于约则谓之不宜。”
联合式
"尊老爱幼是~的行为规范。"
hán hu bù qīng
躲躲闪闪,在主张方面缺乏明确的表态;模棱两可,暧昧。
zhì tóng dào hé
志向相同,道路一致。形容彼此理想、志趣相合。明归有光《题仕履重光册》:“大司寇箬(ruò)溪顾公、大司空南坦刘公,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,志同道合,其称许之固宜。”
tài shān yā luǎn
把泰山压在蛋上。比喻用强大的力量加在脆弱的东西上面,脆弱的东西必然粉碎。《晋书·孙惠传》:“猛兽吞狐,泰山压卵,因风燎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