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áng rù hǔ kǒu
谓羊处于老虎的威胁下,或进入了老虎的领地。比喻弱者陷入险恶的境地,面临被残害的处境。
明·罗贯中《粉妆楼》第七回
bù kě kāi jiāo
无法摆脱或结束(只做“得”后面的补语):忙得~。打得~。
huán féi yàn shòu
形容女子形态不同,各有各好看的地方。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,而各有所长。
gé wù zhì zhī
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”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(格物)是获得知识(致知)的方法,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,所以知识不够完备。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,去掉人欲,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。颜元把格物解释为“犯手(动手)实做其事”,认为“手格其物而后知至”,肯定行先于知,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