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ì mén què sǎo
却:停止;却扫:不再清扫车迹,意指谢客。 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汉·应劭《风俗通·十反》:“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,去官在家,闭门却扫。”
qióng shān è shuǐ
形容自然条件很差,物产不丰富的地方:把~改造成了米粮川。
jǐn xiǎo shèn wēi
原指说话、做事非常谨慎,现多指对一些事情过于小心谨慎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 清恽敬《卓忠毅公遗稿书后》:“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,事事得其所处。”
bù yì lè hū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 原是喜悦之意。现常用来表示事态的发展已达到过甚的程度。含有诙谐味:忙得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