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āo tán kuò lùn
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(多含贬义):越是一知半解的人,往往越是喜欢~。
晋·袁宏《后汉记》卷四:“尝疾俗儒高谈宏论;不切时务。”唐·吕岩《徽宗斋会》诗:“高谈阔论若无人;可惜明君不遇真。”
联合式
"当然,那一派也是主张理想教育,喜欢~的人物。"
wú guān tòng yǎng
比喻与本身利害无关或无足轻重。
dòng liáng zhī qì
栋梁之器比喻国家栋梁,人才。
huā yán qiǎo yǔ
原指铺张修饰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章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。宋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也。”